- A+
“妈,我到底是应该先选大学,还是先选专业?”康康一脸迷茫地问我。
高考过后,每个家庭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:高考志愿,是优先选择大学还是专业?
高考志愿填报,是每个家庭的大事。康康,一个17岁的少年,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对着一个重要的选择。作为康康的妈妈,我,吴一钶,也在这个选择面前陷入了深思:“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引导儿子做出最合适的决定”。
今天,吴一钶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们是如何一起走过这段旅程的。
在这个问题上,吴一钶我决定运用提问的力量以下种思维工具来帮助康康。
“康康,你想想,如果选择了一个好大学,但专业不是你喜欢的,你会用心学习吗?”——批判性思维,吴一钶我引导康康运用批判性思维,分析不同选择的利弊。
“好的大学能提供更好的资源,但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专业,你能坚持吗?”——现实检验思维,我们要检验现实
“康康,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你的职业梦想是什么?”——目标导向思维,我们得明确目标
“如果选择了你热爱的专业,哪怕学校不是顶尖的,你能创造出什么样的未来呢?” ——创造性思维,吴一钶我鼓励康康发挥创造性思维,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。
“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既满足你对专业的热情,又能让你接受优质教育的方案呢?”——问题解决思维,吴一钶引导康康运用问题解决思维,思考如何平衡大学和专业的选择。
“康康,我们来列个表,把每个选择的优缺点都写下来,然后对比看看。”——决策思维,吴一钶我引导康康如何运用决策思维,权衡各种因素,做出最合理的选择。
“每个选择都有风险,我们得评估一下,哪个选择的风险我们更能承受。”——风险评估思维
“选择了A大学,可能就失去了B大学的机会,这种成本你考虑过吗?”——机会成本思维
“选择大学和专业是一个理性的过程,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感受。“现在的选择会影响你的未来,我们得想想,这个选择能让你五年、十年后在哪里?”——长期规划思维
康康在吴一钶我的引导下,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过程。他首先列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专业,然后调查了这些专业在不同大学的排名和声誉。他发现,有些专业在名气大的大学里排名并不高,而在一些名气稍逊的大学里却非常出色。
“我是真的想去那里学习,还是仅仅因为它的名气?”吴一钶引导康康自我提问,让他自己开始批判性地分析,名气大的大学是否真的适合自己。
康康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,但他的分数无法进入顶尖大学的计算机专业。我们开始了一场深入的讨论。
“康康,你真的喜欢计算机科学吗?你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?”吴一钶我问——目标导向思维的应用
“但是,如果我们不能进入顶尖大学,你能接受吗?你愿意在其他大学里也努力学习吗?” 吴一钶我继续引导。——现实检验思维的应用
“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名气不大但专业实力强的大学,你觉得最大的风险是什么?” 吴一钶我让康康思考。——风险评估思维的应用
“如果选择了计算机专业,但放弃了其他可能更适合你的专业,你会后悔吗?”我进一步提问。——机会成本思维的应用
“想想看,十年后,你希望自己在哪个领域有所成就?这个选择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吗?” 吴一钶我鼓励康康放眼未来。——长期规划思维的应用
“妈,我想清楚了,我喜欢计算机科学,我想将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。”康康坚定地说。——目标明确
“我也知道,我可能进不去最好的大学,但我相信,只要我努力,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。”康康展现出了成熟。——现实接受
“我知道有风险,但我愿意承担。我相信我的选择。”康康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。——风险评估
“我也考虑过其他专业,但我觉得计算机科学更适合我,我愿意为此放弃其他机会。”康康表现出了决断——机会成本认识
“我想,只要我在这个领域不断进步,十年后的我,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。”康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。——长期规划思维
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思考,康康开始清晰自己的方向。他决定选择一个计算机专业实力强,虽然名气不是顶尖但整体环境良好的大学。
通过这次高考志愿的选择,康康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,更重要的是,他学会了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负责任的选择。吴一钶我作为母亲,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。
“选择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。每一次选择,都是通往未来的一扇门。”
结 语:
高考志愿的选择,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。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,而不是决策者。让我们家长一起陪伴孩子,探索未知,迎接挑战,共同成长。
“在人生的旅途中,没有永远正确的选择,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。”这是我们共同的感悟,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。
---
本篇文章通过康康和吴一钶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真实分享,展示了如何在亲子教育中融入思维训练,帮助孩子在面对重要决策时,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、做出选择。希望本篇文章的分享能给家长你一些启示,帮助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的道路上,更好地做出决策和成长。
【PS2】蕞后,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,欢迎转发,点我头像——书信——“专注”,得《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》